兖州九一医院含金银花药材的特色中药制剂

栏目:新闻动态

日期:2024/12/19 15:35:26

3-1.jpg



    金银花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。原卫生部(卫法监发〔2002〕51号)《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》将金银花列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。





    无论是在传统医药还是在现代生活中,金银花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实用价值。它可以用来泡茶、煲汤、制作食品等;又是一种常见的饮品,特别是在夏季,人们常用来清热解暑,也被称为“夏季第一花”;此外,金银花还被用于美容护肤产品的开发,以其自然温和的特性,为消费者带来健康的生活方式。由于金银花的花期较长,从春季到秋季,因此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,代表着长寿和健康。





    别名:忍冬花《新修本草》,银花《温病条辨》,鹭鸳花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双花《中药材手册》,二花《陕西中药志》,二宝花《江苏验方草药选编》等。





    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今处处皆有,似藤生,凌冬不凋,故名忍冬。”金银花在宋之前被称为忍冬,本草著作中金银花之名首次出现于南宋《履巉(chán)岩本草》。宋以后,金银花一名逐渐被后世所延用; 至清代中后期,忍冬已多被金银花代替。《苏沈良方》载:“四月开......初开色白,数日则变黄。每黄白相间,故一名金银花”,解释了金银花一名的由来[1]。





    因为一蒂二花,两条花蕊探在外,成双成对,形影不离,状如雄雌相伴,又似鸳鸯对舞,故有鸳鸯藤之称。





    金银花自古具有清热解毒、疏风散热的功效,是最朴素最原始的植物抗生素,素有“中药抗生素”之称;为治热毒疮痈之要药,又有“清热解毒第一花”、“清热解毒圣药”、“疡科之圣药”的美称。





    本品来源于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。夏初花开放前采收,干燥。主要成分含绿原酸、木犀草苷等。传统认为“尖子银花”,即朵小,色黄白而尖端不开口的是金银花的佳品。





    金银花山东种植面积最大,主产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,中国金银花之乡,被称为平邑金银花,是我国金银花的主要产地之一,产值、产量占全国的70%以上,山东省道地药材,山东省中药材“鲁十味”之一。



3-2.jpg


图片

b4133832139377520062OM5.jpg



    金银花味甘性寒,其气清香,宣散透达,药性平和,归肺、心、胃经,清热而不伤气,化毒而不伤阴,长于清气分热邪、透营达气、解火毒、消痈肿,清热解毒之功颇强,为治疮疡要药。且芳香疏散,善散肺经热邪,透热达表,为治风热感冒、温病发热之良药。





    《本草通玄》:“金银花,主胀满下痢,消痈散毒,补虚疗风,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,昧其胀利风虚之用,余于诸症中用之,屡屡见效。”





    《本草正》:“金银花,善于化毒,故治痈疽、肿毒、疮癣、杨梅、风湿诸毒,诚为要药。毒未成者能散,毒已成者能溃。但其性缓,用须倍加,或用酒煮服,或捣汁搀酒顿饮,或研烂拌酒厚敷。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毒,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”。





    《本经逢原》:“金银花,解毒去脓,泻中有补,痈疽溃后之圣药。但气虚脓清,食少便泻者勿用。”





    《本草拾遗》:“主热毒,血痢,水痢。脓煎服之。”





    《滇南本草》:“清热,解诸疮,痈疽发背,丹流瘰疬。”





    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“能消痈疽疔毒,止痢疾,洗疳疮,去皮肤血热。”





    《本草备要》:“养血止渴。治疥癣”。





    《重庆堂随笔》:“清络中风火湿热,解温疫秽恶浊邪,息肝胆浮越风阳,治痉厥癫痫诸症”。



b5133832139378312152GDH.jpg



    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。用于痈肿疔疮,喉痹,丹毒,热毒血痢,风热感冒,温病发热。6~15g。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。



b6133832139378800426XYI.jpg



    摘自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》2015年版[2]。

    1.抗病毒作用。

    2.抗菌作用。

    3.抗细菌毒素作用。

    4.解热作用。

    5.抗炎作用。

    6.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过敏作用。

    7.保肝作用。

    8.降血糖、降血脂作用。

    9.抗氧化作用。



3-3.jpg


图片



1.中药制剂:芩桔化痰合剂





功能主治:清热化痰,止咳平喘。用于痰热郁肺所致的咳嗽、痰黄粘稠,痰多,或见发热,喘息,胸闷,口渴,大便秘结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;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见上述证候者。



6381924072688964844832258.jpg


图片

图片



2.中药制剂:金石清热解毒合剂





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利咽。用于时行感冒属热毒袭肺证,症见发热面赤、头痛咳嗽、肢体酸痛、咽喉肿痛、烦躁口渴、尿赤、舌质红、苔薄黄、脉滑数;流行性感冒见上述证候者。



3-4.jpg


图片

图片



3.中药制剂:金夷通窍合剂





功能主治:疏风清热,宣肺通窍。用于肺经蕴热所致的鼻塞,流涕,鼻气灼热,嗅觉减退,口干、咳嗽痰黄,舌红、苔薄黄,脉数;慢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。




图片

图片



4.中药制剂:银花蛇草合剂





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祛瘀止痛,利湿止带。用于湿热瘀结所致的妇人腹痛,症见下腹疼痛,痛连腰骶,带下量多味臭,色黄质稠,小便短黄,舌红,苔黄腻,脉滑数;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见上述证候者。




图片

图片



5.中药制剂:金麦通淋合剂





功能主治:清热泻火,利尿通淋。用于热淋属下焦湿热证,症见小便频数短涩、灼热刺痛,尿急,少腹拘急胀痛,或见大便秘结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;急性下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。



3-5.jpg


图片

图片



6.中药制剂:槐榆合剂





功能主治:解毒燥湿,止血消肿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痔疮,症见便血色鲜红,肛内肿物外脱,可自行回纳,肛缘肿物肿胀、灼热坠痛,便干,小便短赤;舌红,苔黄腻,脉滑数或弦数;内痔Ⅰ、Ⅱ期,炎性外痔,混合痔见上述证候者。




图片

图片



7.中药制剂:金蒲祛湿丸





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祛湿止痒。用于湿热浸淫所致的急性湿疹,症见皮损潮红,红斑、丘疹、疱疹、糜烂、渗液,瘙痒,心烦,口渴,舌红,苔黄,脉滑数。



3-6.jpg


图片

b9133832139381662639EW4.jpg


图片



本制剂仅限本医疗机构或者经批准调剂使用的医疗机构使用

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




图片



参考文献:





    [1]蔡芷辰,刘训红,曹宜,等.经典名方中金银花的本草考证[J].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,2023,39(12):1242-1248.





    [2]国家药典委员会.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[M].北京: 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: 237-238.